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
為自己的人生負責
有些人到了成年才知道要為自己負責,有些人到年紀更大才想通人生要自己負責...
所謂的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到底要負責什麼?小時候懵懵懂懂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等到成年開始一直到進入社會工作的這段期間,才慢慢的顯現出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人和無法為自己負責之間的不同。
對很多人來說,這時候才猛然發現要"負責自己的人生"竟然是一個不小的擔子。有些人的選擇是把責任往外丟,通常父母親就成為最容易承接的對象之一,這幾年很多的社會事件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。
如果從小就不清楚什麼是責任,什麼是負責,等到成年長大後,突然要他/她看見和承擔,說真的也是強人所難。偏偏華人地區的父母親很愛幫小孩做很多事,多到想要為小孩長大以後所有的事情負責,雖然有一說是怕小孩走偏了,但過度的"關愛"只會變成"控制",過度的"照顧"只會變成"凡事不需要自己處理"。
朋友在網路上的分享,他在一家中型公司擔任主管,面試了學歷很不錯才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,由於所學跟公司所需十分相符,才面試完就決定錄取這位新鮮人。為了讓新人趕快到職,於是兩三天內跑完全部流程,也敲定了新人就職上班的時間。在新人上班的第一天之前,他已經請人把座位和電腦都準備好,沒想到上班時間過了一兩個小時新人都沒出現,打了手機也連絡不上。當天下班前,新人的媽媽打了電話過來,說是要詢問能不能下週再來上班,朋友直呼不可置信。
我想說的是,從小的家庭教育就應該包含對自己負責,長大了才能為自己的人生道路及方向負責。其實培養小孩負責任的心態並不是難事,也不會為家長增添麻煩,家長需要做的只是花時間陪伴和督促,因為小孩總會想偷懶、耍賴一下,總會想說等一下爸媽就會幫忙了。
我的大學同學家裡有兩位可愛的小女生,他說從小就訓練他們整理要出門的行李,小孩子不會知道出門旅行要帶什麼,所以一開始其實是從玩"支援前線"的遊戲開始,同學拿出兩個小行李箱擺好,然後大喊:「支援前線」,小孩跟著喊:「支援前線」....
「現在要三雙襪子」,小孩到抽屜裡翻出三雙襪子,交給爸爸檢查...
「支援前線,現在要兩件T恤」,小孩到抽屜裡翻出兩件T恤,交給爸爸檢查...
「支援前線,現在要兩件長褲」,小孩到抽屜裡翻出兩件長褲,交給爸爸檢查...
「最後叫他們把衣服疊好,在行李裡面塞好,我負責最後整理,拉上拉鍊就ok啦」
同學得意的說,其實要出門玩他們都興致勃勃,所以整理行李對他們家來說不是難事,反而成為培養父女感情的好遊戲。
我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,在家中院子的一個小角落是我的小花園,父親用大塊石頭圍起來是我的花園的範圍,在這裡頭我要種些什麼,要怎麼種都是我決定,當然澆花、施肥也要自己來,爸爸成了現成的指導老師。對於擁有自己的一塊小天地,每天早上起床當然是先衝到院子裡去看小花園,看看今天開了什麼花,半夜有什麼蟲來訪或是剛下過雨。下午下課後,我拿起鏟子把長出的雜草挖除,看著日漸長大的花兒們,心裡有種莫名的成就感。現在回想起來不過是一片小小兩公尺平方的花圃,但是帶來的成就、感動、責任的驅使,卻是數十年難以忘懷。
每個人都跟小花園裡的植物一樣,需要澆水、施肥、除草,但要長成什麼樣子,開出什麼樣的花,應該是由自己來決定,而不是仿效別人或等待別人告訴你。當我們對於人生之中的瑣碎小事,像是出門、上課、吃飯、睡覺,能夠從小自己處理、自己決定,往後對於人生的大事,像是身心的轉變和提升、怎麼和伴侶溝通相處、怎麼經營一個家庭,也才能用相對負責任的態度去面對。雖然講來講去好像都是身為父母的成年人應該要多注意,但是願意瞭解自己、期望自己的未來會比上一代更好的青年朋友,也可以開始去檢視和衡量自己是否能夠為往後的人生來負責了。
by Elia Wu
2016.5.30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留話給我們 :)
請勿張貼廣告,廣告內容將直接刪除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