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

關於通靈這件事...

講到通靈這件事,我們的腦海裡很容易跳出來像問事的師兄姐、會畫符的道士、傳遞神佛訊息這樣的角色,好像只有這些人才懂得通靈,只有他們才能跟神溝通講話,無形中就為通靈這件事蒙上了很神秘的色彩。

在一般人的印象裡,所謂的通靈指的是預知未來或是能夠和無形的存在講話,其實一般人也會這樣做,只是我們不會稱之為通靈,而是用不同的名詞去解釋.

我記得小時候跟阿嬤去媽祖廟拜拜,阿嬤必定是虔誠的點香祝禱,嘴裡念念有詞,祈求媽祖婆保佑"一家大小平平安安、順順利利..."

如果家人有遇到不順的事情,或是生病住院,阿嬤還會擲筊抽籤請媽祖婆明示.

其實拜拜的過程裡,誠心的祈求祝禱,跟通靈者所進行的是有一樣效果的。

*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*  ********

有時候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事情,過了一段時間竟然實現,如果是好事情,我們會說是突然有了"靈感",如果是壞事情,我們會說這個人有"烏鴉嘴".

晚上睡覺的夢境有時也會在幾天後出現在現實生活裡,甚至有聽過學生考前作夢夢到一模一樣的期中考考題.

對於未來的預知,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,只是在平日理性頭腦的活躍,蓋過了潛意識的訊息,潛意識只好選擇晚上睡覺的時候,再把知道的事情透過夢境來展現.

有時候小孩要生病前,媽媽也會突然有種感覺,然後就想幫小孩多穿件衣服,或是特別留意小孩的生活作息.

像是這種情況,我們會說是一種"母子連心"的情形,不過如果你仔細觀察,你會發現這些夢境的訊息或母親對小孩的感覺,是遠比通靈者還準確的。

*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*  ********  *********  ********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在有意識、無意識之間已經在做通靈這件事,只是我們不把它們稱為通靈。或許我們從過去的記憶裡,從旁人的定義或經驗談裡,已經把通靈視為是負面或者不實際的一種代名詞。

然而,通靈其實是一種能量連結,或是非語言層面的溝通。當我們在大自然裡漫步,在海邊休憩時,你很自然地就在與自然界連結,大地告訴我們"放下沉重的負擔"、"放輕鬆"、"在這裡享受",所以你會感到放鬆,你的心情會變好。

所以,最大的差別是,在這個通靈溝通裡,有沒有帶著愛.....


通靈不是某些人的專利,也不是某一群人才能做的事,最重要的是,在這個通靈溝通裡,有沒有帶著愛.

阿嬤心繫家人,所以誠心的祝禱能夠上達天聽;母親帶著愛照顧小孩,才會有"母子連心"。

帶著愛的通靈,不會引來負面能量的干擾,帶著愛的溝通,才能觸及深入的面向,就像地球母親對我們的愛,會是持續不斷的流動,你需要的時候,她就會出現。


by Elvin
2016.3.11


2 則留言:

  1. 這幾天上松果體工作坊,迪帕克醫生所說跟你說的觀點一樣,太同步了

    回覆刪除

歡迎留話給我們 :)
請勿張貼廣告,廣告內容將直接刪除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