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宇宙麥克所傳遞的新療癒法,連結神性的愛、慈悲、智慧的面向,協助你與宇宙調頻校對、與大地之母共時同步,清除意識層面與源頭連結的阻礙,恢復能量層面的通透與純淨,加速靈魂層面的轉化與提升,讓身體與光體均回歸本源的寧靜和和諧。 <關於宇宙麥克,請點這裡!>
四大元素即是我們所熟知的風、土、火、水四種生命基本元素,它們本身雖然不具生命的實質,卻造就了地球上許多物種的存在。然而,四大元素並不只存在於地球的
環境,綜觀宇宙之中,到處都有這四個元素的融合與產生,一直不斷的發生、變化。從科學的探索中我們發現,許多星球只擁有其中的一種或兩種元素,地球是少數
得天獨厚的行星,含括了風、土、火、水四大元素。
四大元素來自神性源頭的恩典,因此它們存在於人體,存在於地球,遍及宇宙各處,提供我們所需的能量,創造與衍生各種生命體。而地球的誕生則是為了展現神性的四大元素之平衡,例如在列木里亞與亞特蘭提斯的全盛時期,四大元素在天—地—人之間都處於平衡共振的狀態,因此這些時期的人們像是生活在天堂,擁有許多的天賦,可以和水晶、大地一起工作,可以調整天候,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
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
把愛帶入你的生活—從科技人到成為光的工作者的愛爾文(Elvin)
話說全心投入身心靈領域也有一段時間了,該是時候來做個小小整理了。因為有些網友還有上過課的同學對愛爾文還不是那麼熟悉,加上部分還猶豫不決想找愛爾文做個案的朋友也希望多認識愛爾文,所以今天想花點篇幅講講我的想法,以及從科技人到身心靈講師的轉變之路。
愛爾文大學念的是資管系,最拿手的是寫程式和debug, 所以畢業之後理所當然的從最基層的程式設計師做起。在工作上,難免都會有壓力產生,專案的時程、成本與時間的控管、客戶的要求、公司的原則,在我一剛開始 進入社會的時候,工作壓力並沒有給我造成很大的困擾,或許因為當時社會結構單純,週末睡個覺、打個球、吃頓大餐,禮拜一上班又是生龍活虎。當時初入社會的 年輕人大概也都跟我差不多,發薪水的那一天感覺過去一個月的努力都值得了。
愛爾文大學念的是資管系,最拿手的是寫程式和debug, 所以畢業之後理所當然的從最基層的程式設計師做起。在工作上,難免都會有壓力產生,專案的時程、成本與時間的控管、客戶的要求、公司的原則,在我一剛開始 進入社會的時候,工作壓力並沒有給我造成很大的困擾,或許因為當時社會結構單純,週末睡個覺、打個球、吃頓大餐,禮拜一上班又是生龍活虎。當時初入社會的 年輕人大概也都跟我差不多,發薪水的那一天感覺過去一個月的努力都值得了。
關於Laya
Laya 蘇湘婷
充滿愛與慈悲的白光天使,有多年心理諮商與靈性療癒的經驗,帶著溫暖的天使能量給出滋養與洞察。Laya與天
使、耶穌、神性母親及靈性協助者一同合作,協助人們在愛與光中轉化陰暗面,重新擁抱自己的潛能。現為「自在心境身心靈成長工作室」主持人、「杏語心靈診
所」主任治療師、阿卡莎花精諮商師、天使療法諮商師、Insha寶瓶世紀新療法療癒師、ACC阿法氣風水顧問、表達藝術治療證照。常受各級學校機構邀請,
帶領曼陀羅師資課程、藝術抒壓、心靈成長、自我探索等課程。
Laya自幼就能覺察到周遭人們的情緒與內在感受。在求學過程中因為學業成就佳,而長期在理性思維中成長。但是
天生的感受力,並受到生命任務冥冥中的引導,自然地在大學時進入心理系就讀,累積多年心理治療的學術與實務經驗。然而心理學對人的認識有其限制。Laya
遵循內在的指引,走上心靈修持的道路,學習能量工作與靈性法則。更重要的是,將屬於白光天使及大地之母的天賦再度迎回。
在個案工作與工作坊中,Laya認為最重要的,是協助當事人放下對自己的批判,在愛中擁抱與療癒內在的傷痛。傷
痛是靈魂在體驗生命時留下的印記,也是渴望獲得重視與和諧的呼喚。Laya溫柔同理的特質,及白光天使純潔、滋養的能量,讓當事人光在訴說自己的事件時就
獲得能量上的淨化,並逐漸看見自己真實美好的樣貌。
Laya與Elvin相識二十餘年,多年來共同深入心靈領域的探索,目前兩人共同主持「自在心境身心靈成長工作
室」,提供多樣的個案與課程來服務大眾,是最佳的靈魂伴侶。兩人在過去有著極深的緣分,承諾此生將一同攜手經歷大轉化的時期,也一同給出服務,協助願意在
這特別時期參與轉化的生命。
自在心境的基本概念與成立宗旨
以下的文字其實寫了老一陣了,原是為了翠微中心的新部
門而寫的,也代表了我對「自在心境」這個標題的詮釋。但是我也一直還在學習如去完成一個完整的網站,包含個個層面的介紹。很明顯地,這個學習仍在持續中,
所以還沒有一個屬於自在心境的往站出來。但是已經呈現的文字仍想曝光。以下就是我對「自在心境」的定位和方向。我的理想是能有一個實際適切的空間作為自在
心境的場地,提供以團體課程為主的服務,例如讀書會、電影欣賞、成長團體、工作坊等。這個理想,相信是不遠地
。
從出生開始,我們就一直在尋找快樂、滿足的經驗。但是許多年過去了,這個尋找沒有停止過,反而,發現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刻,都充滿了挑戰與考驗。這時才發 現,不知不覺中,我們認定快樂是來自外在世界的滿足。我們要別人為我的情緒負責,要世界為沒有以我們要的方式存在負責。我們將自己的快樂與希望,交付在他 人手裡。自然,我們成為那個失去力量的受害者,總是在恐懼中徘徊。偶爾感受到希望的光芒,卻又隨即消逝。終於我們明白,向外的追尋毫無意義,只有在往內探 索,與本就存在於我之內的高我(或被稱為神性自我、本我、較高存在)連結,認識自己本是的美好,我們才會真正的微笑。
從出生開始,我們就一直在尋找快樂、滿足的經驗。但是許多年過去了,這個尋找沒有停止過,反而,發現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刻,都充滿了挑戰與考驗。這時才發 現,不知不覺中,我們認定快樂是來自外在世界的滿足。我們要別人為我的情緒負責,要世界為沒有以我們要的方式存在負責。我們將自己的快樂與希望,交付在他 人手裡。自然,我們成為那個失去力量的受害者,總是在恐懼中徘徊。偶爾感受到希望的光芒,卻又隨即消逝。終於我們明白,向外的追尋毫無意義,只有在往內探 索,與本就存在於我之內的高我(或被稱為神性自我、本我、較高存在)連結,認識自己本是的美好,我們才會真正的微笑。
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
訂閱:
意見 (Atom)
